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级英语课程的“三进”教学改革研究
杨景军
沧州师范学院 河北 沧州 061016
[摘 要]高级英语课程作为外语专业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背景下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本文深入探讨了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级英语课程的“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教学改革,旨在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通过对当前高级英语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本文揭示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进”教学改革的策略与实施路径。本研究不仅丰富了高级英语课程教学的理论体系,也为高校外语教学改革提供了实践参考。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高级英语课程;“三进”教学改革;自主学习能力;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87-9534(2025)-0035-48 [收稿日期]2025-01-12
一、引言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外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高级英语课程作为外语专业教育的关键阶段,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任务。然而,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高级英语课程往往存在着教学内容陈旧、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教学模式单一以及考核方式不科学等问题,难以满足新时代对外语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成为提升高级英语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
“三进”教学改革理念,即将教学内容进教材、教学方法进课堂、学习成果进头脑,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框架下,探讨如何将“三进”理念融入高级英语课程教学中,以期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二、高级英语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内容相对陈旧
高级英语课程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要求课程内容具有时效性和前瞻性。然而,当前部分高校的高级英语课程内容更新速度较慢,缺乏对外国最新研究成果和时事动态的关注,导致教学内容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脱节。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限制了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
(二)教师知识结构不够合理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其知识结构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然而,当前部分高级英语课程的教师存在知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一些教师对外语教育理论了解不够深入,缺乏跨文化交际知识和能力;一些教师过于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这些问题限制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发挥,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模式单一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高级英语课程往往以讲授为主,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模式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由于忽视了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较弱,难以适应新时代对外语人才的需求。
(四)考核方式不够科学
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以笔试为主,侧重于对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考察,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评价。这种考核方式不仅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也限制了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因此,改革考核方式,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成为提升高级英语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
三、“三进”改革的内涵与必要性
(一)“三进”改革的内涵
“三进”改革,即将教学内容进教材、教学方法进课堂、学习成果进头脑。具体而言,教学内容进教材要求教材内容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能够及时反映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时事动态;教学方法进课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学习成果进头脑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和价值观念,形成综合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三进”改革的必要性
1. 适应新时代对外语人才的需求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新时代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复合化的特点。高级英语课程作为外语专业教育的关键阶段,必须适应这一变化,通过“三进”改革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以满足新时代对外语人才的需求。
2. 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三进”改革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完善评价体系等措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通过加强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可以显著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3. 推动外语教育教学改革
“三进”改革是外语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施“三进”改革,可以推动外语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的全面创新,为外语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四、混合式教学模式下“三进”改革的策略
(一)教学内容进教材的策略
1. 更新教材内容
针对当前高级英语课程内容陈旧的问题,应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时事动态融入其中。同时,要注重教材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 整合优质教育资源
充分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和学习路径。例如,可以引入国外先进的教材、教学视频和在线课程等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和参考。
3. 加强教材评估与反馈
建立教材评估与反馈机制,定期对教材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材内容和方法,确保教材内容与时代发展相适应,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教学方法进课堂的策略
1. 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模式将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在线上学习中,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在线下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面对面的指导和交流,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和困难。
2. 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翻转课堂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3. 加强师生互动与交流
师生互动与交流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并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同时,要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学习成果进头脑的策略
1. 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将学生的学习成果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评价体系应包括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评价。同时,要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加强实践与应用能力培养
实践与应用能力是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应用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和项目合作。通过实践活动和项目合作,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提升自己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终身学习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重要要求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通过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可以帮助学生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五、“三进”改革实施路径与保障措施
(一)实施路径
1. 制定实施方案
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制定具体的“三进”改革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应包括改革目标、任务分工、时间节点和评估机制等内容,以确保改革的顺利推进和有效实施。
2. 加强教师培训与引导
教师是实施“三进”改革的关键力量。高校应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引导工作,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理念。通过培训和引导,使教师能够深入理解“三进”改革的内涵和意义,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改革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3. 推动教学资源建设
教学资源是实施“三进”改革的重要保障。高校应积极推动教学资源建设,包括教材建设、在线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方面。通过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完善,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支持。
(二)保障措施
1. 加强政策支持与投入
高校应加强对“三进”改革的政策支持与投入力度。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经费支持等措施,为改革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同时,要加强对改革实施过程的监督和评估工作,确保改革的顺利推进和有效实施。
2. 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校企合作是推动外语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应建立与企业的合作机制,共同推动“三进”改革的实施。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协同创新,为改革的实施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平台。
3.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推动外语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动力之一。高校应加强与国际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为“三进”改革的实施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同时,要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活动,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六、结论
“三进”教学改革是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级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通过实施“三进”改革,可以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完善评价体系等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通过加强实践与应用能力培养和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等措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在实施过程中,高校应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加强教师培训与引导、推动教学资源建设等措施为改革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三进”教学改革将在高校外语教育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崔国鑫.高校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思考与探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10).
[2]黄国文,肖琼.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六要素[J].中国外语.2021,(2).
[3]徐锦芬.高校英语课程教学素材的思政内容建设研究[J].外语界.2021,(2).18-24.
Study on the "three advances" teaching reform of advanced English curriculum under the mixed Teaching mode
Yang Jingjun
C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ebei Cangzhou 061016
Abstract: As the core component of foreign languag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dvanced English course is faced with many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the new era. This paper deeply discusses the "three adva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lassroom and mind) of the advanced English course under the mixed teaching mode, aiming to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through the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ode.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dvanced English course teaching, this paper reveals the problem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and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y and implementation path of "three advances" teaching reform. This study not only enriches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advanced English course teaching, but also provides a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mixed teaching mode; advanced English curriculum; "three advances" teaching reform;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comprehensive literacy
上一篇: 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