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持续改进住院医师放射科影像诊断报告质量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探讨了品管圈在持续改进住院医师放射科影像诊断报告质量中的应用。通过分析住院医师在放射科影像诊断报告撰写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品管圈活动的实施过程,包括主题选定、活动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与改进等步骤。研究结果表明,品管圈活动能够显著提高住院医师影像诊断报告的质量,降低缺陷率,提升住院医师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同时,本文还探讨了品管圈活动在持续改进过程中的优势和挑战,为进一步提高住院医师影像诊断报告质量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品管圈;住院医师;放射科影像诊断报告;质量改进
一、引言
放射科影像诊断报告是临床医生诊断疾病、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诊疗效果和医疗安全。住院医师作为放射科影像诊断报告的主要撰写者,其专业水平和经验相对不足,导致影像诊断报告存在诸多问题,如描述不准确、诊断不恰当、报告不规范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临床医生的决策,还可能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因此,如何提高住院医师放射科影像诊断报告的质量成为当前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课题。
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QCC)是一种由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品管圈活动强调团队合作、持续改进和全员参与,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对工作过程进行全面分析和改进,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将品管圈应用于住院医师放射科影像诊断报告质量的持续改进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住院医师放射科影像诊断报告存在的问题
(一)描述不准确
住院医师在撰写影像诊断报告时,对影像特征的描述不够准确、详细,缺乏对关键信息的把握。例如,在描述肺部结节时,未提及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缘、密度等特征,导致临床医生难以准确判断结节的性质。
(二)诊断不恰当
部分住院医师对影像诊断的思路和方法掌握不够熟练,容易出现误诊、漏诊等情况。例如,将一些良性病变误诊为恶性肿瘤,或者对一些早期病变未能及时发现。
(三)报告不规范
影像诊断报告的格式、内容、用语等方面存在不规范现象。如报告的排版混乱、术语使用不准确、结论不明确等,影响了报告的可读性和专业性。
(四)缺乏沟通与反馈
住院医师在撰写报告过程中,与临床医生的沟通不足,未能充分了解患者的临床信息,导致诊断报告与临床实际脱节。同时,缺乏对报告质量的反馈机制,住院医师无法及时了解自己报告存在的问题,难以进行改进。
三、品管圈活动在住院医师放射科影像诊断报告质量改进中的实施
(一)主题选定
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头脑风暴法,提出多个与住院医师放射科影像诊断报告质量相关的问题,如“提高住院医师影像诊断报告的准确性”“规范住院医师影像诊断报告的书写格式”等。经过全体圈员的讨论和投票,最终选定“降低住院医师影像诊断报告的缺陷率”作为本次品管圈活动的主题。
(二)活动计划拟定
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明确各阶段的时间节点、任务和责任人。活动计划包括主题选定、活动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与改进等十个步骤,确保活动有序进行。
(三)现状把握
收集一定时期内住院医师撰写的影像诊断报告,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找出报告存在的缺陷类型和频率。例如,通过分析发现,描述不准确、诊断不恰当、报告不规范等缺陷类型较为常见,其中描述不准确的缺陷率最高。
(四)目标设定
根据现状把握的结果,确定本次品管圈活动的目标。例如,将住院医师影像诊断报告的缺陷率降低[X]%。目标的设定应具有可衡量性、可实现性和挑战性,以激励圈员积极参与活动。
(五)解析
运用鱼骨图、柏拉图等工具,对报告缺陷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从人员、方法、材料、机器、环境等方面找出导致缺陷的根本原因。例如,人员方面,住院医师的专业知识不足、经验欠缺;方法方面,缺乏规范的报告撰写流程和标准;材料方面,影像资料的质量不高;机器方面,影像设备的性能不稳定;环境方面,工作环境嘈杂,影响住院医师的判断。
(六)对策拟定
针对解析出的根本原因,圈员们共同讨论,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例如,加强住院医师的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制定规范的报告撰写流程和标准,并进行培训和考核;加强影像资料的质量控制,确保影像资料的清晰度和准确性;定期对影像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改善工作环境,为住院医师提供安静、舒适的工作条件。
(七)对策实施与检讨
将拟定的对策进行实施,并对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和检讨。在实施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例如,在加强住院医师专业培训方面,邀请专家进行授课和指导,组织病例讨论和模拟诊断,提高住院医师的实践能力和诊断水平。同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培训内容和方法。
(八)效果确认
在对策实施一段时间后,再次收集住院医师撰写的影像诊断报告,对其进行统计分析,与现状把握的结果进行对比,确认对策实施的效果。例如,通过对比发现,住院医师影像诊断报告的缺陷率明显降低,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九)标准化
将有效的对策进行标准化,形成制度或规范,确保改进成果能够长期保持。例如,将规范的报告撰写流程和标准纳入科室的管理制度,要求全体住院医师严格遵守;将住院医师的专业培训纳入科室的培训计划,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十)检讨与改进
对整个品管圈活动进行总结和检讨,分析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例如,在活动过程中,发现部分圈员的参与积极性不高,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圈员进行表彰和奖励,提高圈员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四、品管圈活动在住院医师放射科影像诊断报告质量改进中的效果
(一)报告质量显著提高
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实施,住院医师影像诊断报告的缺陷率明显降低,报告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可读性得到了显著提高。临床医生对报告的满意度也大幅上升,为患者的诊疗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
(二)住院医师专业素养提升
在品管圈活动中,住院医师积极参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专业素养得到了有效提升。同时,通过团队合作和交流,住院医师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三)科室管理水平提高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促进了科室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科室建立了完善的报告质量控制体系和培训考核机制,加强了对住院医师的管理和监督,提高了科室的整体管理水平。
五、品管圈活动在持续改进过程中的优势和挑战
(一)优势
1.全员参与:品管圈活动强调全员参与,能够充分调动住院医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个人都成为质量改进的主体。
2.团队合作:通过团队合作,圈员们可以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3.持续改进:品管圈活动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能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质量的不断提升。
4.科学方法:品管圈活动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合理的对策,确保改进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二)挑战
1.人员参与度:部分住院医师可能对品管圈活动的认识不足,参与积极性不高,影响了活动的效果。
2.时间安排:住院医师的工作任务繁重,很难抽出足够的时间参与品管圈活动,导致活动进度缓慢。
3.专业知识:品管圈活动需要圈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部分住院医师可能在这方面存在不足,影响了活动的开展。
4.持续动力:在活动取得一定成果后,如何保持圈员的持续动力,防止质量改进出现反弹,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六、结论
品管圈作为一种有效的质量管理工具,在持续改进住院医师放射科影像诊断报告质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实施,住院医师影像诊断报告的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住院医师的专业素养和科室的管理水平也得到了有效提升。然而,在品管圈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人员参与度、时间安排、专业知识和持续动力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住院医师影像诊断报告质量,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方法,充分发挥品管圈的优势,克服其面临的挑战。
在未来的工作中,应加强对住院医师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品管圈活动的认识和参与积极性;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品管圈活动的顺利开展;加强圈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长效激励机制,保持圈员的持续动力,实现住院医师放射科影像诊断报告质量的持续改进。同时,还应不断探索和创新质量管理方法,将品管圈与其他质量管理工具相结合,形成更加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品管圈在持续改进住院医师放射科影像诊断报告质量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将为医疗质量管理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段慧,韩丹,张正华.肺结节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影像学专业实习生教学中的初步应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16).
[2]邱锦霖,肖建宏,彭锦芸.内科规范化培训的发展及存在问题的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5).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9.15.022 .
[3]丁志良,黄敏,郭鉴玲,等.关于住院医师师资培训的几点思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75).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75.015 .
[4]张宁男楠,张璋.人工智能辅助教学在医学影像规范化培训中的新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9,(25).
[5]金征宇.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应用:现实与挑战[J].放射学实践.2018,(10).DOI:10.13609/j.cnki.1000-0313.2018.10.001 .
[6]王霄英.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中的进展-2017年RSNA参会感受[J].放射学实践.2018,(2).DOI:10.13609/j.cnki.1000-0313.2018.02.001 .
上一篇: 以住院医师为主导的临床查房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