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

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5-10-14 14:45:06 点击: 3 发布:陈熙熙

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李海红

伊春职业学院  黑龙江  伊春 153000

[摘 要]创新创业是时代发展的鲜明特征,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下,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关乎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更对其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深远的影响。同时,创新创业教育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路径,两者之间的有机融合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87-9534(2025)-0048-71 [收稿日期]2025-01-28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两者在目标、内容和方法上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一)目标一致性

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都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而思想政治教育则侧重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两者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社会责任感方面具有共同的目标追求。

(二)内容互补性

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具有互补性。创新创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强调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和对创业机会的准确把握。而思想政治教育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觉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道德观念。两者在内容上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

(三)方法互动性

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方法上具有互动性。创新创业教育通常采用案例教学、实践训练等互动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注重理论灌输和价值引导,通过课堂讲授、讨论交流等方式传递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两者在教学方法上的互动融合,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二、创新创业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作用

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对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积极作用。

(一)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市场需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和实际问题。这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使教育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更加自觉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

(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创新创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当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取得成功时,他们会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自信精神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使学生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思想问题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

(三)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

创新创业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路径。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思想,从而拓宽他们的视野和思维方式。这有助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使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更具时代性。同时,创新创业教育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这些品质都是思想政治教育所追求的重要目标。

三、当前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具有诸多积极作用,但在当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两者之间的深度融合。

(一)缺乏系统性规划

当前,很多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过程中缺乏系统性规划,导致教育内容零散、缺乏连贯性。一方面,部分高校过于注重创新创业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觉悟的培养;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缺乏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导致教育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这种缺乏系统性规划的现状制约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深度融合。

(二)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高校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也是制约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方面,部分高校教师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经验和背景,难以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另一方面,部分高校教师的教学方法传统、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此外,部分高校还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教师队伍老龄化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制约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深度融合。

(三)课程设置不科学

课程设置不科学也是制约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部分高校的课程设置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部分高校的课程设置缺乏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导致课程内容单一、缺乏实用性。这种不科学的课程设置现状难以满足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需求,制约了两者之间的深度融合。

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几点建议

针对当前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

(一)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促进两者深度融合的重要基础。一方面,高校应增加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课程内容和实践活动,如创业案例分析、创业模拟实训等,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高校应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到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如通过案例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同时,高校还应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和整合,形成连贯、系统的课程体系。

在具体实施上,高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制定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规划,明确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二是加强课程之间的交叉融合,打破学科壁垒,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三是引入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方法,提升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促进两者深度融合的关键。一方面,高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引进力度,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另一方面,高校应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和研究工作,提升教师的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同时,高校还应加强教师队伍的团队协作和资源共享机制建设,促进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的教师交流与合作。

)加强宣传引导

加强宣传引导是促进两者深度融合的重要手段。一方面,高校应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师生对两者融合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高校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活动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和校园文化。同时,高校还应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和合作,共同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

五、结论与展望

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通过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宣传引导等措施,可以促进两者之间的深度融合,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支撑。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将呈现出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更加丰富的实践内涵。高校应继续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研究和探索,不断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

总之,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通过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加大经费投入、强化宣传引导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促进两者之间的深度融合,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支撑。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志荣.增强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实效性论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

[2]袁德栋,蔡乾涛.独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路径探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15).

[3]王俊玮,蓝天."大思政"格局下高校红色文艺育人理路探赜[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3,(3).DOI:10.3969/j.issn.1006-9410.2023.03.024 .


 

Thoughts on the integr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Li Haihong

Yichun Vocational College Heilongjiang Yichun 153000

Abstract: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re distinct featur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important driving forces for promoting social progres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Under the wave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has ushered in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of college students, but also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ir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ies,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At the same tim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has provided new perspectives and path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between the two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current field of higher education.

Keyword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eep integr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Curriculum system

未命名__2025-10-14+14_49_38.jpg

编辑部

友情链接: 大众文艺 学周刊

首页 电话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