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

基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的对策探究

发布时间:2025-10-11 14:49:02 点击: 2 发布:陈熙熙

基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的对策探究

卢建瑶,焦 

长春科技学院 吉林 长春 130600

[摘 要]高校作为知识传播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承担着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使命。当前,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峻,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体系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教育内容与实际脱节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包括加强师资力量、构建完善的课堂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等,以期提升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推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深入发展,也为培养具有生态文明意识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师资力量;课堂体系;校园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87-9534(2025)-0036-27 [收稿日期]2025-02-18                                                        

 


一、引言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等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摇篮,肩负着培养具有生态文明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然而,当前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亟需进行深入研究和改进。因此,本文旨在分析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推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深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是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首先,高校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和科研优势,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其次,高校是青年学生的聚集地,青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习惯将直接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因此,通过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可以培养青年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和行为习惯,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三、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

虽然我国高校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仍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体系。这导致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不一,难以形成系统的生态文明知识体系。同时,由于缺乏实践环节,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导致教育效果不佳。

(二)师资力量薄弱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缺乏专业素质高、科研能力强的教师。这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深入讲解生态文明知识,也难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此外,部分教师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也影响了教育效果的提升。

(三)教育内容与实际脱节

目前,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与实际脱节现象较为严重。一方面,教育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另一方面,教育内容更新不及时,难以反映最新的生态环保技术和理念。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形成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认识和理解。

(四)缺乏长期规划和设计

部分高校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缺乏长期规划和设计,导致教育过程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形成持续的学习动力和兴趣,也影响了教育效果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四、加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针对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力量

1. 增加生态文明相关专业课程

在高校的专业设置中,增加生态文明相关专业课程,如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环境管理等。通过开设这些课程,可以培养具有生态文明意识的专业人才,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2.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

鼓励高校教师积极参加生态文明相关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同时,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考核,确保他们具备较高的生态文明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3. 引进优秀人才和专家

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的生态文明教育人才和专家,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通过引进优秀人才和专家,可以推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二)构建生态文明教育的课堂体系

1. 开设生态文明教育课程

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中,应开设专门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如“生态文明导论”、“环境保护概论”等。通过这些课程,使学生了解生态文明的基本概念和理念,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政课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政课中融入生态文明内容,使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增强生态文明意识。例如,在思政课中可以讲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目标和任务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

3. 开展实践活动

在高校课堂教学中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进行环境调研、参观环保企业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入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三)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校园活动

1. 举办绿色环保主题班会

通过举办绿色环保主题班会等形式,让大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班会中,可以邀请环保专家或环保志愿者进行讲座或分享经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2. 开展主题演讲比赛

在高校组织开展“绿色校园”、“绿色环保”等主题演讲比赛,激发学生的环保热情和创造力。通过演讲比赛,可以选拔出优秀的环保人才和作品,为校园环保事业贡献力量。

3. 举办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开展“保护地球母亲”、“珍惜生命”等系列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海报、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营造浓厚的环保氛围。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环保知识竞赛、环保手工制作等活动,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

1.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氛围。可以在校园内设置环保标语、宣传栏等,向学生传递环保理念和知识。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环保主题的文艺演出、摄影比赛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 加强社会实践活动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参加环保志愿者活动、参与社区环保治理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社会环保现状和问题,增强他们的环保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社会实践活动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1. 加强理论研究

加强对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研究,深入探讨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特点、规律等。通过理论研究,可以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提供有力支撑和指导。

2. 推动实践探索

鼓励高校积极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探索,创新教育模式和方法。例如,可以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生态文明教育模式,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效果。同时,可以探索跨学科、跨领域的生态文明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五、结论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大事,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摇篮,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前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改进。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和建议,包括加强师资力量、构建完善的课堂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等。这些对策和建议旨在提升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具有生态文明意识的高素质人才。

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到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将其纳入学校发展的整体规划中,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和引进,构建完善的课堂体系和校园文化氛围。同时,应该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推动生态文明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生态文明意识的高素质人才,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期待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为构建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郭世平,田宝帅.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路径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3).DOI:10.3969/j.issn.1672-9749.2014.03.021 .

[2]张红霞,邵娜娜.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赜[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8,(4).DOI:10.3969/j.issn.1004-5961.2018.04.024 .

[3]陈丽鸿,孙大勇中国生态文明教育理论与实践 [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u Jianyao, Jiao Yan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lin Changchun 130600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base of knowledge dissemination and talent train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take the important mission of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t present, with the increasingly sever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in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uch as the imperfect teaching system, the weak teachers, and the disconnection between the education content and the reality. In view of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countermeasures, including strengthening teachers, building a perfect classroom system, carrying out colorful campus activiti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ec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research in this paper not only helps to promote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ut also provides a useful reference for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talents with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ciousness.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faculty; classroom system; campus activities

未命名__2025-10-11+14_49_53.jpg

编辑部

友情链接: 大众文艺 学周刊

首页 电话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