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意义
于业绪
山东轻工职业学院 山东 淄博 255300
[摘 要]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也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在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激荡,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其文化自信的培养至关重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历史积淀和思想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智慧、深刻的哲理和优秀的道德准则。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增强文化认知、坚定文化自信、丰富文化素养和促进实践体验等方面。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文化自信;文化认知;实践体验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87-9534(2025)-0041-15 [收稿日期]2024-12-06
一、引言
文化自信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全球化进程中保持独特文化身份和精神特质的关键所在。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其文化自信的培养不仅关乎个人的全面发展,更关系到国家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因此,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二、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创造的宝贵财富,涵盖了经济、政治、军事、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这些文化精髓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对于大学生而言,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其个人成长的需要,也是其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必然要求。
(一)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有助于增强其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大学生可以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从而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这种认同感和归属感是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
(二)提升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深刻的哲理,这些思想精髓对于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大学生可以领略到古代先贤的智慧和才华,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韵味。同时,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也是大学生提升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和欣赏这些艺术作品,大学生可以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和独特的艺术品味。
(三)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如仁爱、诚信、礼义廉耻等。这些道德观念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大学生可以深刻认识到道德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同时,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故事和榜样人物也可以为大学生提供道德典范和人生指南,引导其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
三、有助于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抵制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蚀
在全球化背景下,外来文化不可避免地会对我国本土文化产生冲击。一些西方不良文化思潮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也趁机渗透进来,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抵制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蚀显得尤为重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这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提供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和文化根基,为大学生提供了强大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大学生可以深刻认识到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优越性,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这种自信心和自豪感是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也是其抵制外来不良文化侵蚀的重要精神支柱。
(二)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文化鉴别能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深刻的哲理,这些思想精髓可以帮助大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文化鉴别能力。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大学生可以学会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审视和思考问题,如何辨别不同文化的优劣和真伪。这种批判性思维和文化鉴别能力对于大学生抵制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蚀具有重要作用。
(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抵制不良文化影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精神财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通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可以传递正能量,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同时,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可以为大学生提供道德指引和价值标准,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这种正能量的传递和道德指引有助于抵制外来不良文化的影响,维护社会的文化安全和道德秩序。
四、有助于大学生在学习和借鉴优秀传统文化中不断丰富自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宝贵财富,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深刻的哲理。大学生在学习和借鉴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可以汲取其中的智慧,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
(一)拓宽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文化知识,包括哲学、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大学生在学习和借鉴这些文化精髓的过程中,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著作和思想精髓,大学生可以了解到古代先贤的智慧和才华,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韵味。这种知识视野的拓宽和思维方式的转变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二)提升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如仁爱、诚信、礼义廉耻等。这些道德观念对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故事和榜样人物,大学生可以深刻认识到道德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也可以为大学生提供道德指引和行为标准,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这种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的提升有助于大学生成为具有高尚品德和良好素养的优秀人才。
(三)激发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深刻的哲理,这些思想精髓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著作和思想精髓,大学生可以了解到古代先贤的智慧和思维方式,从而受到启发和鼓舞。同时,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也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创作灵感和想象空间。这种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激发有助于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和成果。
五、有助于大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和践行优秀传统文化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大学生感悟和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大学生可以将所学的传统文化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深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高校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如传统文化讲座、文化体验活动、志愿服务等,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和践行优秀传统文化。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通过参与这些实践活动,大学生还可以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学习和进步。
(二)结合现实生活进行创新实践
大学生在学习和借鉴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现实生活进行创新实践。例如,可以将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应用到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可以将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融入到现代艺术创作中,创作出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作品;可以将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融入到社会公益事业中,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这种创新实践不仅有助于大学生深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强化实践体验和情感体验
实践体验和情感体验是大学生感悟和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大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从而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在实践过程中还可以体验到传统文化的情感和人文关怀,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这种实践体验和情感体验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文化认知和文化自觉。
六、结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文化根基,对于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坚定其文化自信、丰富其文化素养和促进其实践体验等方面的工作,我们可以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水平。同时,这也需要高校、社会和个人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配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我们应该继续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通过加强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和文化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我们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文化教育和熏陶。同时,我们还应该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化鉴别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挑战和冲击。
参考文献:
[1]蓝波涛,覃杨杨.构建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格局:价值、问题与对策[J].教学与研究.2022,(2).DOI:10.3969/j.issn.0257-2826.2022.02.009 .
[2]张睿.协同论视域下高校“三全育人”实施的机理与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20,(1).
[3]石绍成,吴春梅.适应性治理:政策落地如何因地制宜?--以武陵大卡村的危房改造项目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2020,(1).
The significance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for promoting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confidence
Yu Yexu
Shando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Light Industry, Shandong Zibo 255300
Abstract: Cultural confidence is a nation, a country and a political party of their own cultural value fully affirmation, but also a firm belief in their own cultural vital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various cultural thoughts stir each other. As the backbone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cultivate the cultivation of cultural confid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fin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s the historical accumulation and ideological crystallization of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nation. It contains rich wisdom, profound philosophy and excellent moral norms.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for improving the cultural confid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by strengthening their cultural cognition, strengthening their cultural confidence, enriching their cultural literacy and promoting their practical experience.
Key words: traditional culture;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cultural cognition; practical exper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