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拓展方法探讨
曹宁福
吉林工商学院 吉林 长春 130102
[摘 要]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拓展,不仅是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方向,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当前高校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深入剖析,针对其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多个维度提出了具体的创新与拓展方法。实践表明,通过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设计有效问题、尊重学生个性化思维以及改革评价体系等措施,能够显著提升探究式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校探究式教学;教学模式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评价体系改革;个性化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87-9534(2025)-0015-82 [收稿日期]2024-10-04
一、引言
探究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强调通过问题引导和自主探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然而,在实际应用中,高校探究式教学模式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传统、评价体系不合理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探究式教学的效果,也影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对高校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与拓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高校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模式的传统性
目前,许多高校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受到抑制。虽然一些高校尝试引入探究式教学,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创新和拓展。
(二)教学内容的单一性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至关重要。然而,许多高校在探究式教学中往往局限于教材内容和已有知识,缺乏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这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也限制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三)教学方法的局限性
探究式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对于教学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然而,一些高校在探究式教学中往往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如提问、讨论等,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此外,一些教师对于探究式教学的理解和应用不够深入,导致教学方法的运用不够恰当和有效。
(四)评价体系的不合理性
评价体系是衡量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标准。然而,许多高校在探究式教学中的评价体系往往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和知识点掌握情况,而忽视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这种评价体系的不合理性严重制约了探究式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高校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拓展方法
(一)明确教学目标,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探究式教学中,明确教学目标是确保教学效果的关键。高校应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探究式教学的核心目标,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因材施教,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二)丰富教学内容,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为了提升探究式教学的效果,高校应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一方面,教师应将最新科研成果和社会热点问题融入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教师还应注重实验、实践等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对于教学效果具有重要影响。高校应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一方面,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引导、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运用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来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满意度。
(四)改革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为了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高校应改革评价体系。一方面,教师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除了考试成绩和知识点掌握情况外,还应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采用形成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表现情况。通过及时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改进不足。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来对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五)尊重学生个性化思维,营造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
在探究式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是确保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高校应营造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提出新观点、新见解和新想法。一方面,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组织学术讨论、研讨会等活动来促进学生的思想交流和碰撞。通过互相学习和借鉴,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路。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和支持。
四、实践案例与分析
以某高校的环境微生物学课程为例,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了提升探究式教学的效果,该课程进行了以下创新和拓展:
(一)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该课程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环境问题相结合。教师通过讲述实际环境问题中涉及的微生物知识和应用实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同时,教师还鼓励学生参与实验和研究项目,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二)设计有效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该课程设计了一系列有效问题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和探究欲望。同时,教师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式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尊重学生个性化思维促进多元化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该课程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并促进他们的多元化发展。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同时,教师还鼓励学生参与课外学术活动、社会实践等多元化的发展机会。这种尊重个性、促进多元的教学方式有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思路。
(四)改革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内在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该课程改革了评价体系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教师建立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除了考试成绩和知识点掌握情况外,教师还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这种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新精神。
五、总结
通过对高校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深入剖析和创新与拓展方法的探讨,得出以下结论:明确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评价体系以及尊重学生个性化思维是提升探究式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高校应继续加强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拓展工作,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支持。同时,教师也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通过持续的努力和改进,相信高校探究式教学模式将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和成果。
参考文献:
[1]樊荣.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智慧思政教学模式建构研究[D].2023.
[2]唐菀阳.提质培优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课"双线四维六化"智慧教学的优化与升级[J].广西教育.2023,(36).DOI:10.3969/j.issn.0450-9889.2023.36.013 .
[3]钟文苑,卢文忠.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智慧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4,37(4).DOI:10.3969/j.issn.1009-2080.2024.04.003 .
Discussion on the innovation and expansion method of the inquiry teaching mod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o Ningfu
Jil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d Technology Changchun 130102
Abstract: The innovation and expansion of inquiry teaching mode is not only the key direc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ut also an effective way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al ability. Through the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exploratory teaching mod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pecific innovation and expansion methods from the dimensions of teaching objectives,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evaluation system and other dimensions. The practice shows that by strengthening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designing effective problems, respecting students 'personalized thinking and reforming the evaluation system, the effect of inquiry teaching can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Key words: inquiry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ode; cultivation of practical ability; reform of evaluation system and personalized thinking
上一篇: 对于美育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设计
下一篇: 基于高级财务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