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与实施路径研究
张婵亮
神木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 榆林 719300
[摘 要]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与实施是提升学生劳动素养、培养劳动技能的重要路径。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本文在深入分析问题根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搭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拓展课程”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实施“学、思、做、评”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等策略。同时,强调了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完善保障机制等方面的重要性,以期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与实施提供具体操作指导与理论支撑。
[关键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实施路径;职业需求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87-9534(2025)-0034-67 [收稿日期]2024-11-22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专业技能外,劳动者的综合素养也成为企业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因此,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和综合能力。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重视程度不够、课程体系不完善、内容不丰富、保障机制不健全等,严重影响了劳动教育的效果。为此,本文将对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与实施路径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的优化与创新提供有益参考。
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与实施的现状分析
(一)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1. 加强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与实施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逐渐转向多元化,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劳动素养和综合能力。劳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劳动技能和劳动品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2. 高职院校是加强劳动教育的关键环节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之中,确保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接受到系统的劳动教育。同时,高职院校还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发展需要和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以提高劳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 劳动教育课程的有效实施需要外部支持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的有效实施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投入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社会组织应发挥其在劳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为高职院校提供资源和资金支持;企业应加强与高职院校的合作,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场景和项目任务,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与实施的问题剖析
1. 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将其视为次要或辅助性课程,导致劳动教育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等方面得不到充分的保障。这种观念上的偏差严重影响了劳动教育的实施效果,使学生无法真正受益。
2. 课程体系不完善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课程内容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同时,课程体系与行业需求脱节,导致学生所学的劳动知识与技能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此外,部分高职院校缺乏特色化的劳动教育课程,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3. 内容不丰富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相对单一,缺乏多样性和趣味性。一些课程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操作和技能培养的重要性。这导致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影响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4. 保障机制不健全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的保障机制尚不完善,缺乏明确的政策支持、经费保障和评价体系。这导致劳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估,难以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也影响了教师对劳动教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与实施的策略建议
(一)构建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应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构建符合企业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通过调研和分析行业需求,明确学生的劳动素养和技能要求,从而设计出符合实际需求的课程内容。同时,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进行个性化设置,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二)搭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拓展课程”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1. 基础课程
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劳动素养和观念,包括劳动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劳动安全意识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基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劳动素质和法律意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2. 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主要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和职业需求进行设置,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操作能力。课程内容应与行业标准和企业需求紧密衔接,确保学生所学的技能能够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同时,应注重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拓展课程
拓展课程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可以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职业规划课程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性实践。此外,还可以利用社会资源和企业资源开设特色化的劳动教育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三)实施“学、思、做、评”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1. 学: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结合。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并掌握理论知识。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和实验实训等方式,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各项技能和方法。这种结合式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2. 思: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与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勇于创新。可以通过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和创新意识。同时,还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这种思考式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3. 做:强调实践操作与项目驱动
在教学过程中,应强调实践操作与项目驱动的重要性。通过企业实习、项目合作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工作场景和项目任务。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项目管理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项目成果展示和评价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4. 评: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与反馈机制
在教学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与反馈机制。通过作业批改、课堂表现、实践操作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确保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能够得到全面反映。同时,还应通过学生评价、教师互评等方式收集反馈信息,对教学过程进行不断改进和优化。这种评价式的教学方式可以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有效保障。
(四)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培训
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可以通过组织教师培训、研讨会等方式,为教师提供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同时,还可以邀请企业专家和行业人士进行讲座和指导,帮助教师了解企业需求和行业标准。这种培训方式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工作。
(五)完善保障机制
高职院校应完善劳动教育课程的保障机制,包括政策支持、经费保障和评价体系等方面。首先,政府应加大对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投入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其次,高职院校应建立完善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劳动教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得到充分的资金和资源支持。最后,还应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和反馈机制,对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这种保障机制可以确保劳动教育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得到有效的监督和评估,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与实施路径的深入研究,提出了构建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搭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拓展课程”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实施“学、思、做、评”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等策略建议。这些建议有助于推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的优化与创新,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和综合能力。
高职院校应继续加强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和保障机制。同时,还应加强与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劳动教育课程的实践与创新。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与实施必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秀香.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实施路径探索[J].邢台学院学报.2022,37(3).
[2]喻小龙.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有效实施困境与路径研究[J].秦智.2022,(8).
[3]张海生.高校劳动教育的意涵、价值与实践 ——一种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的解析[J].大学教育科学.2021,(1).
[4]钱静,朱海霞.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内涵、问题及改进路径[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
[5]赵健杰,刘向兵.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课程建设[J].北京教育(高教版).2020,(2).
Study on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path of labor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Zhang Chanliang
Shenm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Shaanxi Yulin 719300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labor education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students' labor quality and cultivate labor skills. In view of the current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labor education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root analysis,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demand oriented curriculum system, build "basic course + professional course + expand curriculum" the trinity of labor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the implementation of "learning, thinking, do, evaluation" the combination of teaching mode, etc. At the same time, it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strengthening teachers' professional skills training and improving the guarantee mechanism, in order to provide specific operational guidance and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labor education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esearch of this paper is helpful to promote the optimization and innovation of labor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improve students' labor quality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abor education;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implementation path; career needs
上一篇: 产学研背景下研究生“地域环境空间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下一篇: 高中生对数函数理解水平及其影响